创建基于Spring Boot的微服务应用
快速开始,学习如何使用 dubbo-nacos-spring-boot-starter 从头创建基于一个基于Spring Boot的Dubbo应用。
以下文档将引导您从头创建一个基于 Spring Boot 的 Dubbo 应用,并为应用配置 Triple 通信协议、服务发现等微服务基础能力。
快速创建应用
以下是我们为您提前准备好的示例项目,可通过如下命令快速下载示例源码。在实际开发中,您也可以访问 start.dubbo.apache.org 快速创建一个全新的 Dubbo 应用模板。
curl -O -# https://dubbo-demo.oss-cn-hangzhou.aliyuncs.com/quickstart/dubbo-quickstart.zip
unzip dubbo-quickstart
cd dubbo-quickstart
提示
本项目源码在 Dubbo Github 示例仓库中维护 https://github.com/apache/dubbo-samples
本地启动应用
接下来,让我们尝试在本地启动应用。运行以下命令启动应用:
chmod a+x ./mvnw
./mvnw clean install -DskipTests
./mvnw compile -pl quickstart-service exec:java -Dexec.mainClass="org.apache.dubbo.samples.quickstart.QuickStartApplication"
注意
- 运行示例要求 JDK 17+ 版本。
- 由于配置文件中启用了注册中心,您需要首先在本地启动 Nacos 注册中心 server。或者参考下一篇 Kubernetes 部署方式。
在应用启动成功后,本地进程使用 Triple协议在指定端口发布了服务。同时可以看到消费端持续对提供端发起调用调用:
Started QuickStartApplication in 4.38 seconds (process running for 4.629)
Receive result ======> Hello world
可直接使用 cURL 测试服务是否已经正常运行:
curl \
--header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data '["Dubbo"]' \
http://localhost:50051/org.apache.dubbo.samples.quickstart.dubbo.api.DemoService/sayHello/
除了使用命令行之外,我们还可以在 IDE 中启动项目,调整示例或进行本地 debug。
源码解析
将以上准备好的示例项目导入最喜欢的 IDE 开发工具(以 IntelliJ IDEA 为例),项目结构如下:
Maven 依赖
打开 pom.xml,可以看到示例项目中 Dubbo 相关核心依赖如下: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dubbo</groupId>
<artifactId>dubbo-bom</artifactId>
<version>3.3.0</version>
<type>pom</type>
<scope>import</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dependencyManagement>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dubbo</groupId>
<artifactId>dubbo-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dubbo</groupId>
<artifactId>dubbo-nacos-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其中,dubbo-spring-boot-starter
、dubbo-nacos-spring-boot-starter
分别为我们引入了 Dubbo 内核框架与 Nacos 客户端相关的依赖组件,更多内容可以查看 Dubbo 支持的 Spring Boot Starter 清单 。
服务定义
以下是基于 Java Interface 的标准 Dubbo 服务定义。
public interface DemoService {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在 DemoService
中,定义了 sayHello
这个方法。后续服务端发布的服务,消费端订阅的服务都是围绕着 DemoService
接口展开的。
服务实现
定义了服务接口之后,可以在服务端这一侧定义对应的业务逻辑实现。
@DubboService
public class DemoServiceImpl implements Demo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ayHello(String name) {
return "Hello " + name;
}
}
在DemoServiceImpl
类中添加了 @DubboService
注解,通过这个配置可以基于 Spring Boot 去发布 Dubbo 服务。
发起服务调用
示例应用中有一个 consumer 包,用于模拟发起对 provider 服务的远程调用。
@Component
public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CommandLineRunner {
@DubboReference
private DemoService demoServic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result = demoService.sayHello("world");
System.out.println("Receive result ======> " + result);
}
}
在 Task
类中,通过@DubboReference
从 Dubbo 获取了一个 RPC 订阅代理,这个 demoService
代理可以像本地调用一样直接调用: demoService.sayHello("world")
。
提示
通常远程调用是跨进程的,示例项目为了方便开发,直接内置了一个 @DubboReference
调用。如果您想学习如何开发一个独立的 Consumer(客户端)进程,以便发起对 Dubbo 服务的远程调用,我们有一个 包含独立 consumer、provider 模块的示例项目 可供参考。
应用入口与配置文件
由于我们创建的是一个 Spring Boot 应用,Dubbo 相关配置信息都存放在 application.yml
配置文件中。基于以下配置,Dubbo 进程将在 50051 端口监听 triple 协议请求,同时,实例的 ip:port 信息将会被注册到 Nacos server。
# application.yml
dubbo:
registry:
address: nacos://${nacos.address:127.0.0.1}:8848?username=nacos&password=nacos
# This will enable application-level service discovery only (the recommended service discovery method for Dubbo3).
# For users upgrading from Dubbo2.x, please set the value to 'all' for smooth migration.
register-mode: instance
protocol:
name: tri
port: 50051
application:
name: QuickStartApplication
logger: slf4j
以下是整个应用的启动入口,@EnableDubbo
注解用来加载和启动 Dubbo 相关组件。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Dubbo
public class QuickStart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QuickStartApplication.class, args);
}
}
发布服务定义到远端仓库
应用开发完成后,我们需要将服务定义(在此示例中是 DemoService 接口定义)发布到外部公开的或组织内部的 maven 仓库,以便调用这些服务的应用能够加载并使用这些服务定义。
如之前我们看到的,示例项目包含 api、service 两个模块,切换项目到 api 目录,以下命令即可完成发布动作:
mvn clean deploy
更多内容
- 接下来,可以 快速部署 Dubbo 应用到微服务集群
- Dubbo 内置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流量管控规则等能力,学习 如何配置更多服务治理能力
最后修改 September 18, 2024: update quick start (1ef7e90ab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