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CA

1.1 PCA

  1. scikit-learn中的PCA类实现了 PCA 模型,其原型为:

    1. class sklearn.decomposition.PCA(n_components=None, copy=True, whiten=False)
    • n_components:一个整数,指定降维后的维数。

      • 如果为None,则选择它的值为 min(n_samples,n_features)
      • 如果为字符串'mle',则使用Minka's MLE算法来猜测降维后的维数。
      • 如果为大于0,小于1的浮点数,则指定的是降维后的维数占原始维数的百分比。
    • copy:一个布尔值,指定是否拷贝原始数据。

    • whiten:一个布尔值,指定是否执行白化操作。

      如果为True,则会将特征向量除以 n_samples倍的特征值,从而保证非相关的输出的方差为1。

      白化操作可能会丢弃部分信息,但是它有时候在接下来的学习器学习阶段能获得更佳的性能。

  2. 属性:

    • components_:一个数组,给出主成分。
    • explained_variance_:一个数组,元素是每个成分对应的 explained variance
    • 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一个数组,元素是每个主成分的explained variance的比例。
    • mean_:一个数组,元素是每个特征的统计均值。
    • n_components_:一个整数,指示主成分有多少个元素。
  3. 方法:

    • fit(X[, y]):训练模型,获取降维需要的参数。
    • transform(X):执行降维,返回降维后的样本集。
    • fit_transform(X[, y]):训练模型并执行降维,返回降维后的样本集。
    • inverse_transform(X):执行降维的逆运算,返回降维之前的样本集合。
  4. 注意:decomposition.PCA基于scipy.linalg来实现SVD分解,因此有两个限制:

    • 不能应用于稀疏矩阵。
    • 无法适用于超大规模数据,因为它要求所有的数据一次加载进内存。
  5. 示例:鸢尾花数据集中,n_components_=4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 0.92461621 0.05301557 0.01718514 0.00518309]

    降到2维的结果为:

    PCA

1.2 IncrementalPCA

  1. scikit-learn中的IncrementalPCA类也实现了 PCA 模型。它适用于超大规模数据,可以将数据分批加载进内存。

    其原型为:

    1. class sklearn.decomposition.IncrementalPCA(n_components=None, whiten=False,
    2. copy=True,batch_size=None)
    • batch_size:一个整数或者None,指定每个批次训练时,使用的样本数量。

      • 只有当调用fit()/partial_fit()方法时,才会用到该参数。
      • 如果为None,则由算法自动推断。
    • 其它参数参考decomposition.PCA
  2. 属性:

    • components_:一个数组,给出主成分。

    • explained_variance_:一个数组,元素是每个成分对应的 explained variance

    • explained_variance_ratio_:一个数组,元素是每个主成分的explained variance的比例。

    • mean_:一个数组,元素是每个特征的统计平均值。

      每调用一次partial_fit()方法就会更新一次该属性。

    • var_:一个数组,元素是每个特征的经验方差。

      每调用一次partial_fit()方法就会更新一次该属性。

    • n_components_:一个整数,指示主成分有多少个元素。

    • n_samples_seen_:一个整数,指示目前已经处理了多少个样本。

      • 每调用一次partial_fit()方法就会更新一次该属性。
      • 每调用一次fit()方法就会清零该属性。
  3. 方法:参考decomposition.PCA

1.3 KernelPCA

  1. KernelPCAscikit-learn实现的核化PCA模型,其原型为:

    1. class sklearn.decomposition.KernelPCA(n_components=None, kernel='linear',
    2. gamma=None, degree=3, coef0=1, kernel_params=None, alpha=1.0,
    3. fit_inverse_transform=False,eigen_solver='auto', tol=0, max_iter=None,
    4. remove_zero_eig=False)
    • n_components:一个整数,指定降维后的维数。

    • kernel:一个字符串或者可调用对象,指定核函数。

      • 'linear':线性核: 一、PCA - 图2
      • 'poly':多项式核:一、PCA - 图3,其中 一、PCA - 图4degree参数决定,一、PCA - 图5gamma参数决定,一、PCA - 图6coef0参数决定。
      • 'rbf'(默认值):高斯核函数:一、PCA - 图7 ,其中 一、PCA - 图8gamma参数决定。
      • 'sigmoid'sigmod 核函数:一、PCA - 图9。其中 一、PCA - 图10gamma参数决定 ,rcoef0参数指定 。
      • 'precomputed':表示提供了kernel matrix
      • 一个可调用对象,该对象用于计算kernel matrix
    • degree:一个整数,当核函数是多项式核函数时,指定多项式的系数。

      对于其他核函数,该参数无效。

    • gamma:一个浮点数,当核函数是'rbf''poly''sigmoid'时,指定核函数的系数。

      如果'auto',则表示系数为1/n_features

    • coef0:浮点数,用于指定核函数中的自由项。

      只有当核函数是'poly''sigmoid'是有效。

    • kernel_params:当核函数是个可调用对象时才使用它,用于为该可调用对象传递参数。

      如果核函数是上述指定的字符串,则该参数不起作用。

    • alpha:一个整数,岭回归的超参数,用于计算逆转换矩阵(当fit_inverse_transform=True时)。

    • fit_inverse_transform:一个布尔值,指定是否需要计算逆转换矩阵。当为True时,需要计算逆转换矩阵。

    • eigen_solver:一个字符串,指定求解特征值的算法:

      • 'auto':自动选择。
      • 'dense'dense特征值求解器。
      • 'arpack'arpack特征值求解器,用于当特征数量远小于样本数量的情形。
    • tol:一个浮点数,指定arpack特征值求解器的收敛阈值(如果为0,则自动选择阈值)。

    • max_iter:一个整数,指定arpack特征值求解器的最大迭代次数(如果为None,则自动选择)。

    • remove_zero_eig:一个布尔值。如果为True,则移除所有为零的特征值。如果n_components=None,则也会移除所有为零的特征值。

  2. 属性:

    • lambdas_:核化矩阵的特征值。
    • alphas_:核化矩阵的特征向量。
    • dual_coef_:逆转换矩阵。
  3. 方法:参考decomposition.PCA

  4. 示例:

    不同的核函数降维后的数据分布:

    KPCA

    不同参数的多项式核函数降维后的数据分布:

    KPCA_poly

    不同参数的高斯核函数降维后的数据分布:

    KPCA_rbf

    不同参数的sigmoid核函数降维后的数据分布:

    KPCA_sigm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