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注意事项

  • 触发器从注册时开始生效,不对已有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即只有成功注册触发器之后发生的写入请求才会被触发器侦听到。
  • 触发器目前采用同步触发,所以编写时需要保证触发器效率,否则可能会大幅影响写入性能。您需要自己保证触发器内部的并发安全性
  • 集群中不能注册过多触发器。因为触发器信息全量保存在 ConfigNode 中,并且在所有 DataNode 都有一份该信息的副本。
  • 建议注册触发器时停止写入。注册触发器并不是一个原子操作,注册触发器时,会出现集群内部分节点已经注册了该触发器,部分节点尚未注册成功的中间状态。为了避免部分节点上的写入请求被触发器侦听到,部分节点上没有被侦听到的情况,我们建议注册触发器时不要执行写入。
  • 触发器将作为进程内程序执行,如果您的触发器编写不慎,内存占用过多,由于 IoTDB 并没有办法监控触发器所使用的内存,所以有 OOM 的风险。
  • 持有有状态触发器实例的节点宕机时,我们会尝试在另外的节点上恢复相应实例,在恢复过程中我们会调用一次触发器类的 restore 接口,您可以在该接口中实现恢复触发器所维护的状态的逻辑。
  • 触发器 JAR 包有大小限制,必须小于 min(config_node_ratis_log_appender_buffer_size_max, 2G),其中 config_node_ratis_log_appender_buffer_size_max 是一个配置项,具体含义可以参考 IOTDB 配置项说明。
  • 不同的 JAR 包中最好不要有全类名相同但功能实现不一样的类。例如:触发器 trigger1、trigger2 分别对应资源 trigger1.jar、trigger2.jar。如果两个 JAR 包里都包含一个 org.apache.iotdb.trigger.example.AlertListener 类,当 CREATE TRIGGER 使用到这个类时,系统会随机加载其中一个 JAR 包中的类,最终导致触发器执行行为不一致以及其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