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示例

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一个工程有3个头文件和8个c文件,为了完成前面所述的那三个规则,我们的makefile应该是下面的这个样子的。

  1. edit :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2.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3. cc -o edit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4.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5.  
  6. main.o : main.c defs.h
  7. cc -c main.c
  8. kbd.o : kbd.c defs.h command.h
  9. cc -c kbd.c
  10. command.o : command.c defs.h command.h
  11. cc -c command.c
  12. display.o : display.c defs.h buffer.h
  13. cc -c display.c
  14. insert.o : insert.c defs.h buffer.h
  15. cc -c insert.c
  16. search.o : search.c defs.h buffer.h
  17. cc -c search.c
  18. files.o : files.c defs.h buffer.h command.h
  19. cc -c files.c
  20. utils.o : utils.c defs.h
  21. cc -c utils.c
  22. clean :
  23. rm edit main.o kbd.o command.o display.o \
  24. insert.o search.o files.o utils.o

反斜杠( \ )是换行符的意思。这样比较便于makefile的阅读。我们可以把这个内容保存在名字为“makefile”或“Makefile”的文件中,然后在该目录下直接输入命令 make 就可以生成执行文件edit。如果要删除执行文件和所有的中间目标文件,那么,只要简单地执行一下 make clean 就可以了。

在这个makefile中,目标文件(target)包含:执行文件edit和中间目标文件( *.o ),依赖文件(prerequisites)就是冒号后面的那些 .c 文件和 .h 文件。每一个 .o 文件都有一组依赖文件,而这些 .o 文件又是执行文件 edit 的依赖文件。依赖关系的实质就是说明了目标文件是由哪些文件生成的,换言之,目标文件是哪些文件更新的。

在定义好依赖关系后,后续的那一行定义了如何生成目标文件的操作系统命令,一定要以一个 Tab 键作为开头。记住,make并不管命令是怎么工作的,他只管执行所定义的命令。make会比较targets文件和prerequisites文件的修改日期,如果prerequisites文件的日期要比targets文件的日期要新,或者target不存在的话,那么,make就会执行后续定义的命令。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 clean 不是一个文件,它只不过是一个动作名字,有点像c语言中的label一样,其冒号后什么也没有,那么,make就不会自动去找它的依赖性,也就不会自动执行其后所定义的命令。要执行其后的命令,就要在make命令后明显得指出这个label的名字。这样的方法非常有用,我们可以在一个makefile中定义不用的编译或是和编译无关的命令,比如程序的打包,程序的备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