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像微服务这样的分布式架构中,经常会有一些需求需要你调用多个服务,但是还需要确保服务的安全性、统一化每次的请求日志或者追踪用户完整的行为等等。要实现这些功能,你可能需要在所有服务中都设置一些相同的属性,虽然这个可以通过一些明确的接入文档来描述或者准入规范来界定,但是这么做的话还是有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 你很难让每一个服务都实现上述功能。因为对于开发者而言,他们应当注重的是实现功能。很多项目的开发者经常在一些日常开发中遗漏了这些关键点,经常有人会忘记去打日志或者去记录调用链。但是对于一些大流量的互联网服务而言,一个线上服务一旦发生故障时,即使故障时间很小,其影响面会非常大。一旦有人在关键路径上忘记路记录日志,那么故障的排除成本会非常高,那样会导致影响面进一步扩大。
- 事实上实现之前叙述的这些功能的成本也非常高。比如说对于鉴权(Identify)这个功能,你要是去一个服务一个服务地去实现,那样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如果说把这个确保认证的责任分担在每个开发者身上,那样其实也会增加大家遗忘或者忽略的概率。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你可能需要一个框架来帮助你实现这些功能。比如说帮你在一些关键路径的请求上配置必要的鉴权或超时策略。那样服务间的调用会被多层中间件所过滤并检查,确保整体服务的稳定性。
设计目标
- 性能优异,不应该掺杂太多业务逻辑的成分
- 方便开发使用,开发对接的成本应该尽可能地小
- 后续鉴权、认证等业务逻辑的模块应该可以通过业务模块的开发接入该框架内
- 默认配置已经是 production ready 的配置,减少开发与线上环境的差异性
概览
- 参考
gin
设计整套HTTP框架,去除gin
中不需要的部分逻辑 - 内置一些必要的中间件,便于业务方可以直接上手使用
blademaster架构
blademaster
由几个非常精简的内部模块组成。其中Router
用于根据请求的路径分发请求,Context
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请求信息,Handler
则负责处理传入的Context
,Handlers
为一个列表,一个串一个地执行。
所有的middlerware
均以Handler
的形式存在,这样可以保证blademaster
自身足够精简且扩展性足够强。
blademaster
处理请求的模式非常简单,大部分的逻辑都被封装在了各种Handler
中。一般而言,业务逻辑作为最后一个Handler
。
正常情况下每个Handler
按照顺序一个一个串行地执行下去,但是Handler
中也可以中断整个处理流程,直接输出Response
。这种模式常被用于校验登陆的middleware
中:一旦发现请求不合法,直接响应拒绝。
请求处理的流程中也可以使用Render
来辅助渲染Response
,比如对于不同的请求需要响应不同的数据格式JSON
、XML
,此时可以使用不同的Render
来简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