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计算机专业有几门“当家”的核心课程是关于“如何造计算机”的,硬件方面以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为主,软件方面以操作系统和编译原理为主。其他如离散数学、编程语言、数据结构、数字逻辑等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也很重要,除了计算机专业,其他使用计算机的专业如自动化专业、电子专业也在学。
我从2001年就开始从事龙芯处理器的研发,并从200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其间接触了很多从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发现他们在大学时主要练就了诸如编程等“怎么用计算机”的本领,对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这种“如何造计算机”的课程,或者没有系统学习,或者只学到一些概念。比如对于“从打开电源到计算机启动再到登录界面”或者“从按一下空格键到翻一页PPT”这样的过程,如果问及计算机系统内部包括CPU、南北桥、GPU在内的硬件以及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内的软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几乎没有人说得明白。
我1986年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学习的时候,教授我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老师都是亲自造过计算机的,他们能够讲明白计算机软硬件工作的原理性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使用国外的CPU和操作系统“攒”计算机,学术界也几乎不从事CPU和操作系统这种核心技术的研究工作,全国两千多个计算机专业主要使用国外教材或者翻译的国外教材教授学生“如何造计算机”。由于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都是工程性很强的学科,而任课老师却没有机会参与设计CPU和操作系统,因此教学生的时候难免照本宣科,使学生只学到一些概念,难以对计算机的软硬件工作过程融会贯通。
发展以CPU和操作系统为代表的自主基础软硬件,是国家的战略需求,而人才培养是满足该战略需求的必要条件。因此,自2005年开始,我便结合龙芯CPU的实践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开设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并于2011年依托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计算机体系结构》教材。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要求我也给本科生讲授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刚开始觉得难度很大,因为计算机体系结构非常复杂,给研究生讲清楚都不容易,给本科生讲清楚就更难。
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建设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体系,由浅入深地培养“造计算机”的人才。为此,我们计划编写一套分别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材。
面向本科生的教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作为软硬件界面的指令系统结构,包含CPU、GPU、南北桥协同的计算机硬件结构,CPU的微结构,并行处理结构,计算机性能分析等。上述面面俱到的课程安排主要是考虑到体系结构学科的完整性,但重点是软硬件界面及计算机硬件结构,微结构则是硕士课程的主要内容。
面向硕士生的教材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介绍CPU的微结构,包括指令系统结构、二进制和逻辑电路、静态流水线、动态流水线、多发射流水线、运算部件、转移猜测、高速缓存、TLB、多核对流水线的影响等内容。
面向博士生的教材为《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科院计算所的“高级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是博士生精品课程的一部分,主要强调实践性,使学生通过设计真实的(而不是简化的)CPU,运行真实的(而不是简化的)操作系统,对结构设计、物理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做到融会贯通。
在此基础上,还将推出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平台和实验教材。
这套教材的编写突出以下特点:一是系统性,体系是“系统的系统”,很难脱离软硬件环境纯粹就体系结构本身讲解计算机体系结构,需要对体系结构、基础软件、电路和器件融会贯通;二是基础性,计算机体系结构千变万化,但几十年发展沉淀下来的原理性的东西不多,希望从体系结构快速发展的很多现象中找出一些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三是实践性,计算机体系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设计在“硅”上运行而不是在“纸”上运行的体系结构。
胡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