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Adam算法
Adam算法在RMSProp算法基础上对小批量随机梯度也做了指数加权移动平均[1]。下面我们来介绍这个算法。
7.8.1. 算法
Adam算法使用了动量变量
和RMSProp算法中小批量随机梯度按元素平方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变量 ,并在时间步0将它们中每个元素初始化为0。给定超参数 (算法作者建议设为0.9),时间步 的动量变量 即小批量随机梯度 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和RMSProp算法中一样,给定超参数
(算法作者建议设为0.999),将小批量随机梯度按元素平方后的项 做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得到 :
由于我们将
和 中的元素都初始化为0,在时间步 我们得到 。将过去各时间步小批量随机梯度的权值相加,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当 较小时,过去各时间步小批量随机梯度权值之和会较小。例如,当 时, 。为了消除这样的影响,对于任意时间步 ,我们可以将 再除以 ,从而使过去各时间步小批量随机梯度权值之和为1。这也叫作偏差修正。在Adam算法中,我们对变量 和 均作偏差修正:
接下来,Adam算法使用以上偏差修正后的变量
和 ,将模型参数中每个元素的学习率通过按元素运算重新调整:
其中
是学习率, 是为了维持数值稳定性而添加的常数,如 。和AdaGrad算法、RMSProp算法以及AdaDelta算法一样,目标函数自变量中每个元素都分别拥有自己的学习率。最后,使用 迭代自变量:
7.8.2. 从零开始实现
我们按照Adam算法中的公式实现该算法。其中时间步
通过hyperparams
参数传入adam
函数。
- In [1]:
- %matplotlib inline
- import d2lzh as d2l
- from mxnet import nd
- features, labels = d2l.get_data_ch7()
- def init_adam_states():
- v_w, v_b = nd.zeros((features.shape[1], 1)), nd.zeros(1)
- s_w, s_b = nd.zeros((features.shape[1], 1)), nd.zeros(1)
- return ((v_w, s_w), (v_b, s_b))
- def adam(params, states, hyperparams):
- beta1, beta2, eps = 0.9, 0.999, 1e-6
- for p, (v, s) in zip(params, states):
- v[:] = beta1 * v + (1 - beta1) * p.grad
- s[:] = beta2 * s + (1 - beta2) * p.grad.square()
- v_bias_corr = v / (1 - beta1 ** hyperparams['t'])
- s_bias_corr = s / (1 - beta2 ** hyperparams['t'])
- p[:] -= hyperparams['lr'] * v_bias_corr / (s_bias_corr.sqrt() + eps)
- hyperparams['t'] += 1
使用学习率为0.01的Adam算法来训练模型。
- In [2]:
- d2l.train_ch7(adam, init_adam_states(), {'lr': 0.01, 't': 1}, features,
- labels)
- loss: 0.243572, 0.407001 sec per epoch
7.8.3. 简洁实现
通过名称为“adam”的Trainer
实例,我们便可使用Gluon提供的Adam算法。
- In [3]:
- d2l.train_gluon_ch7('adam', {'learning_rate': 0.01}, features, labels)
- loss: 0.242886, 0.253429 sec per epoch
7.8.4. 小结
- Adam算法在RMSProp算法的基础上对小批量随机梯度也做了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 Adam算法使用了偏差修正。
7.8.5. 练习
- 调节学习率,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
- 有人说Adam算法是RMSProp算法与动量法的结合。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7.8.6. 参考文献
[1] Kingma, D. P., & Ba, J. (2014). Adam: A method for stochasticoptimization. arXiv preprint arXiv:1412.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