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数据库在长期频繁地删除/写入数据或批量删除了大量数据,将产生很多物理空间碎片。这些碎片将占用磁盘空间,降低磁盘利用率。您可以对集合中的所有数据和索引进行重写和碎片整理,释放未使用的空间,提升磁盘利用率和查询性能。
前提条件
实例的存储引擎为WiredTiger。
注意事项
- 执行该操作前,建议对数据库进行备份,详情请参见手动备份MongoDB数据。
- 执行该操作会导致集合所属的数据库被锁定,且该数据库的读写操作将被阻塞,请在业务低峰期操作。
说明 执行物理空间回收命令(compact)所需的时间与集合数据量、系统负载等因素有关。
背景信息
通常情况下,使用db.collection.remove({}, {multi: true})
命令删除文档,文档将从btree中删除,但是文档占用的物理空间不会被回收。如果执行remove命令删除了大量的文档,且后续的数据写入操作很少,这将降低磁盘利用率,此时可执行compact命令回收空闲的物理空间。
说明
- 新写入的数据将会使用未被回收的物理空间,所以在数据持续写入的场景中,不需要频繁执行compact命令整理物理空间碎片。
- 如您使用
db.collection.drop()
命令删除集合,那么集合的物理文件会被删除,且物理空间会被回收。
预估回收的物理空间
通过mongo shell连接MongoDB实例,详情请参见:
切换至集合所在的数据库。
use <database_name>
说明
<database_name>
:数据库名。
- 执行下列命令查询。
db.<collection_name>.stats().wiredTiger["block-manager"]["file bytes available for reuse"]
说明 <collection_name>
:集合名。
查询示例:
db.customer.stats().wiredTiger["block-manager"]["file bytes available for reuse"]
执行结果示例:
207806464
整理单节点实例/副本集实例的碎片
- 通过mongo shell连接MongoDB实例的Primary节点,详情请参见mongoshell连接实例。
- 切换至集合所在的数据库。
use <database_name>
说明 <database_name>
:数据库名。
- 执行
db.stats()
命令查看碎片整理前数据库占用的磁盘空间。 - 执行以下命令,对某个集合进行碎片整理。
db.runCommand({compact:"<collection_name>",force:true})
说明
<collection_name>
:集合名。force
为可选项,如您需要在副本集实例的Primary节点执行该命令,需要设置force
的值为true。
- 等待执行,返回
{ "ok" : 1 }
代表执行完成。
说明 compact操作不会传递给Secondary节点,当实例为副本集实例时,请重复上述步骤通过mongo shell连接至Secondary节点,执行碎片整理命令。
碎片整理完毕后,可通过db.stats()
命令查看碎片整理后数据库占用的磁盘空间。本案例碎片整理前后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整理分片集群实例的碎片
- 通过mongo shell连接分片集群实例中的任一mongos节点,详情请参见mongo shell连接分片集群实例。
- 执行
db.stats()
命令查看碎片整理前数据库占用的磁盘空间。 - 执行以下命令,对Shard节点中的Primary节点进行集合的碎片整理。
db.runCommand({runCommandOnShard:"<Shard ID>","command":{compact:"<collection_name>",force:true}})
说明
<shard id>
:Shard节点ID。<collection_name>
:集合名。
- 执行以下命令,对Shard节点中的Secondary节点进行集合的碎片整理。
db.runCommand({runCommandOnShard:"<Shard ID>","command":{compact:"<collection_name>"},$queryOptions: {$readPreference: {mode: 'secondary'}}})
说明
<shard id>
:Shard节点ID。<collection_name>
:集合名。
碎片整理完毕后,可通过db.runCommand({dbstats:1})
命令查看碎片整理后数据库占用的磁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