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评估算法和kNN
让我们回到上一章中运动项目的例子。
在那个例子中,我们编写了一个分类器程序,通过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来判断她参与的运动项目——体操、田径、篮球等。
上图中的Marissa Coleman,身高6尺1寸,重160磅,我们的分类器可以正确的进行预测:
>>> cl = Classifier('athletesTrainingSet.txt')
>>> cl.classify([73, 160])
'Basketball'
对于身高4尺9寸,90磅重的人:
>>> cl.classify([59, 90])
'Gymnastics'
当我们构建完一个分类器后,应该问以下问题:
- 分类器的准确度如何?
- 结果理想吗?
- 如何与其它分类器做比较?
训练集和测试集
上一章我们一共引入了三个数据集,分别是女运动员、鸢尾花、加仑公里数。
我们将这些数据集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来构造分类器,因此称为训练集;另一部分用来评估分类器的结果,因此称为测试集。
训练集和测试集在数据挖掘中很常用。
数据挖掘工程师不会用同一个数据集去训练和测试程序。
因为如果使用训练集去测试分类器,得到的结果肯定是百分之百准确的。
换种说法,在评价一个数据挖掘算法的效果时,如果用来测试的数据集是训练集本身的一个子集,那结果会极大程度趋向于好,所以这种做法不可取。
将数据集拆分成一大一小两个部分的做法就产生了,前者用来训练,后者用来测试。不过,这种做法似乎也有问题:如果分割的时候不凑巧,就会引发异常。
比如,若测试集中的篮球运动员恰巧都很矮,她们就会被归为马拉松运动员;如果又矮又轻,则会被归为体操运动员。使用这样的测试集会造成评分结果非常低。
相反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使评分结果趋于100%准确。无论哪种情况发生,都不是一种真实的评价。
解决方法之一是将数据集按不同的方式拆分,测试多次,取结果的平均值。比如,我们将数据集拆为均等的两份:
我们可以先用第一部分做训练集,第二部分做测试集,然后再反过来,取两次测试的平均结果。我们还可以将数据集分成三份,用两个部分来做训练集,一个部分来做测试集,迭代三次:
- 使用Part 1和Part 2训练,使用Part 3测试;
- 使用Part 1和Part 3训练,使用Part 2测试;
- 使用Part 2和Part 3训练,使用Part 1测试;
最后取三次测试的平均结果。
在数据挖掘中,通常的做法是将数据集拆分成十份,并按上述方式进行迭代测试。因此这种方式也称为——
十折交叉验证
将数据集随机分割成十个等份,每次用9份数据做训练集,1份数据做测试集,如此迭代10次。
我们来看一个示例:假设我有一个分类器能判断某个人是否是篮球运动员。我的数据集包含500个运动员和500个普通人。
第一步:将数据分成10份
每个桶中会放50个篮球运动员,50个普通人,一共100人。
第二步:重复以下步骤10次
- 每次迭代我们保留一个桶,比如第一次迭代保留木桶1,第二次保留木桶2。
- 我们使用剩余的9个桶来训练分类器,比如第一次迭代使用木桶2至10来训练。
- 我们用刚才保留的一个桶来进行测试,并记录结果,比如:35个篮球运动员分类正确,29个普通人分类正确。
第三步:合并结果
我们可以用一张表格来展示结果:
500个篮球运动员中有372个人判断正确,500个普通人中有280个人判断正确,所以我们可以认为1000人中有652个人判断正确,准确率就是65.2%。
通过十折交叉验证得到的评价结果肯定会比二折或者三折来得准确,毕竟我们使用了90%的数据进行训练,而非二折验证中的50%。
好,既然十折交叉验证效果那么好,我们为何不做一个N折交叉验证?N即数据集中的数据量。
如果我们有1000个数据,我们就用999个数据来训练分类器,再用它去判定剩下的一个数据。这样得到的验证效果应该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