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编译
后编译指的是应用依赖的 NPM 包并不需要在发布前编译,而是随着应用编译打包的时候一块编译。
注: 关于后编译更详细内容可参阅 webpack 应用编译优化之路
背景
使用 webpack + babel 开发应用越来越多,而且一般都是通过 NPM 进行包管理的,这样依赖包越来越多,这些依赖包也是使用的 ES2015+ 开发的,所以每个依赖包都需要编译才能发布,这样编译后代码中往往后包含很多编译代码,所以为了消除这部分冗余,推荐大家使用后编译。
优缺点
优点:
- 公共的依赖可以实现共用,只此一份,重要的是只编译一次,建议通过 peerDependencies 管理依赖。
- babel 转换 API(例如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或者 babel-polyfill)部分的代码只有一份。
不用每个依赖包都需要配置编译打包环节,甚至可以直接源码级别发布。
缺点:主应用的 babel 配置需要能兼容依赖包的 babel 配置。
- 依赖包不能使用 alias、不能方便的使用 DefinePlugin(可以经过一次简单编译,但是不做 babel 处理)。
- 应用编译时间会变长。
约定
考虑到有些应用会使用后编译,有些则只能使用编译好的依赖包,为了“争夺”入口,cube-ui 做了均衡,约定:
package.json 的 main 字段指向的就是编译后入口,而 module 字段指向的就是源码入口。
关于 pkg.module
这样,如果应用使用的是 webpack 2+,则默认走后编译,而如果使用的 webpack 1.x 则默认使用的是编译后内容;当然,这部分可以通过 webpack 的 alias 配置达到和版本无关效果。
webpack 配置使用
后编译的场景是极有可能产生嵌套的情况,而且对于每个依赖包而言应该自己管理自身需要后编译的依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 webpack-post-compile-plugin,只需要在应用或者 NPM 包自身的 package.json 中通过 compileDependencies 来指定自身需要后编译依赖的包名。
一个应用示例配置:
// webpack.config.js
var PostCompilePlugin = require('webpack-post-compile-plugin')
module.exports = {
// ...
module: {
rules: [
// ...
{
test: /\.js- /,
loader: 'babel-loader',
include: [
resolve('src')
]
},
// ...
]
},
// ...
plugins: [
new PostCompilePlugin()
]
}
在应用的 package.json 中增加 compileDependencies:
// package.json
{
// ...
"compileDependencies": ["A", "B"]
// ...
}
如果说 A 还依赖 C 的话,只需要在 A 的 package.json 中指定 compileDependencies 即可:
// A package.json
{
// ...
"compileDependencies": ["C"]
// ...
}
原文: